兩宋時期,優(yōu)秀人才不斷涌現(xiàn),文化精英層出不窮,群星璀璨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在文化舞臺上呈現(xiàn)出了眉州三蘇、南豐三曾、臨川二晏、金溪三陸、鄱陽四洪等群體性、家族性現(xiàn)象。
所謂“鄱陽四洪”,是指生活在兩宋之際的洪皓與他的三個兒子洪適、洪遵、洪邁。從洪皓出生(1088年)到洪邁去世(1202年),共114年,跨越兩宋,歷經(jīng)哲宗、徽宗、欽宗、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寧宗7朝。洪氏父子在國家民族艱難之際,以天下為己任,懷匡國濟民之志,秉忠孝節(jié)義之風,積極入世,不斷進取,譜寫了人生與家族的光輝篇章而名垂史冊。
洪皓(1088年-1155年),字光弼,鄱陽人。北宋政和五年(1115年)進士。宣和年中,他任秀州司錄。那年發(fā)洪水,大量饑民流離失所,不斷有人餓死,洪皓緊急報告郡守,自愿擔任賑災工作。他打開糧倉,低價賣出公糧救災。當時浙東官糧船過境,洪皓要郡守扣留下來,郡守不同意,洪皓說:“我愿以自己一人來換十萬人的性命?!卑傩崭袆硬灰?,稱之為“洪佛子”。
建炎三年(1129年)八月,洪皓奉命出使金朝,被拘留十五年。紹興十三年(1143年)回歸,高宗稱他“忠貫日月,志不忘君,即便是漢朝的蘇武也不過如此”。但因洪皓為官忠直而得罪了秦檜,被貶任英州(今廣東英德),直到紹興二十五年(1155年)逝于任上。后來朝廷恢復了他徽猷閣學士官職,封鄱陽開國侯爵位,謚號“忠宣”。墓葬鄱陽古縣渡煙波山。洪皓的一生是“為國盡忠,大節(jié)大義”“富貴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,貧賤不能移”的大丈夫的一生。
洪皓才高學淵,著有《文集》十卷,《春秋紀》三十卷,《輶軒唱和集》三集,《帝王通要》五卷,《姓氏指南》十卷,《松漠紀聞》二卷,《金國文具錄》一卷,《鄱陽集》四卷。其中《松漠紀聞》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,書中記述的金人早期資料多被正史采納。
其長子洪適與弟洪遵同時考中博學宏詞科,被任用為秘書省正字。先后出任臺州通判、荊門軍知州、翰林學士、參知政事等。洪適熱衷于金石書法學問,尤其專注于隸書研究,以30年精力搜集古碑刻,著成《隸釋》二十七卷、《隸續(xù)》二十一卷?!端膸烊珪氛J為:“自有碑刻以來,推是書為最精博。”洪遵與長兄洪適同中科舉后,賜進士出身,任秘書省正字,再陸續(xù)擔任常、婺、越三州通判。紹興三十年(1160年),任吏部侍郎,隨后升任翰林學士兼吏部尚書。因洪遵的功績很大,孝宗皇帝又拜其為資政殿學士。著有《泉志》十五卷,是我國最早的錢幣學專著。
三子洪邁在兩位兄長考取功名之后的第三年也高中同科。1169年,洪邁任贛州知州,興利除弊,造福于民。1186年,官拜翰林學士,參與修編《四朝史》。著有《容齋隨筆》《夷堅志》《野處類稿》《經(jīng)志法語》《鄱陽志》等40多部。
洪門四學士,是饒州文化的代表,也是清廉家風的傳承。鄱陽洪氏有秉義、尚禮、積善、積德的世訓。《饒州府洪氏世訓》中的“閑有家,悔亡”,說的就是治家應該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(chǔ),立下規(guī)矩,防患于未然,體現(xiàn)了家訓的前瞻性。另一句“有孚威如,終吉”,意思是如果自己能夠誠實有信,樹立起威信,結(jié)果就一定會獲得吉祥,體現(xiàn)了家法的強制性。從“鄱陽四洪”身上最能體現(xiàn)洪氏家訓的核心內(nèi)容。洪氏的升騰離不開洪皓曾祖父洪世良對教育的重視。洪皓曾在《先君述》中寫到,洪世良將兩孫“挈諸城中,訪先生之賢,力教之,因占籍鄱陽”。從《饒州府洪氏世訓》中的“出世盡忠”也能見到洪皓的影子。與洪氏宗祠里“忠貞貫日,感動天顏”的對聯(lián)一脈相承。(記者 蔡文逸 整理)